close

 

 

導報訊(記者方艷艷文/圖)“歡迎新同學,開啟新征程”活動今天(3日)早上在翔安區澳頭村超曠藝術館舉辦。該活動由翔安區台港澳辦主辦,翔安區婦聯、共青團翔安區委、翔安新華書店、台之緣農旅基地協辦,20對新入學台胞家庭參與。活動旨在搭建台胞親子家庭交往交流平台,促進下一代茁壯成長。幫助台籍小朋友融入翔安新教育環境,適應台胞登陸第一家園“第一站”的首選門戶。

“你是台北的嗎,我是思北的。”橘子老師同為“北”片區的介紹方式,一下子拉近了和小朋友之間的距離。來自廈門的研學帶隊老師橘子老師表示,大家一路前行,大家不會在意你是不是台灣人。儘管兩岸認知或許有所不同,但是大家都是中國人。父母孩子不要擔心無法融入當地,先從認識一個好朋友開始,相信很快就適應大陸的生活。

賴鈺勻與兒子程永和

台胞家庭代表賴鈺勻也分享了她的育兒經驗,首先,家長們不必過於焦慮,擔心孩子跟不上課程。相較於台灣,大陸小學對於語文數學的教育已經紮實很多了。其次,給孩子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,以及保持順暢的親子溝通。最後,觀察而不論斷,溝通而不批評。每個孩子是不同的個體,我們不能照書本養出一模一樣的孩子。

來自台北的黃光聖表示,通過本次活動可以快速了解翔安在地風土人情,加速融合。他倒沒有很在意孩子的課業,而是對孩子的生活習慣、興趣、禮貌培養更重視。

逛藝術展,了解翔安鄉土文化

“伊比呀呀,伊比伊比呀呀”跟著經驗豐富研學老師的手指歌,小朋友們漸漸集中了注意力,簡單的培訓過後,爸爸媽媽牽著小朋友們信步前往第一站。

解說員老師用普通話及閩南語介紹著澳頭村的歷史,澳頭村曾是古時通往南洋的港口,或許台胞小朋友的先祖就是從這個港口去的台灣。澳頭片區內超曠美術館、容美術館、北歐當代藝術中心前身是廢舊工廠、邊防派出所、閒置學校。通過改造翻新,形成了現在集傳統自然美和現代建築美為一身的美術館。美術館內的十二生肖銅像引起了孩子們的注意,紛紛與自己的生肖合影留念。

不親自來這些地方,孩子們不會知道這裡(澳頭村)曾經是漁村,曾經出過官員,帶孩子們了解他們所居住的地方,由近及遠,從鄉土文化學習傳統文化,以情促融。

在北歐當代藝術中心,小朋友們參觀了來自各地同樣是出自於小朋友之手的繪畫作品牆。老師介紹過版畫的製作步驟後,小朋友們便開始天馬行空描繪心中關於月亮的故事。有的小朋友或許已經打好腹稿,下筆如有神;也有皺著小眉四處張望準備打“小抄”。

 

中秋博餅,話民俗互交流

“四進!”“狀元!”“哇哦!狀元插金花!”歡呼聲,嘆息聲此起彼伏,這是台胞家庭們在體驗廈門中秋傳統習俗——博餅。研學老師向小朋友們講解博餅這個民俗活動的來源,台上台下都樂在其中。

湯子慕小朋友收穫頗豐,他說:“今天博餅很開心,雖然我的狀元被'搶走'了,但是我不會難過,因為我長大了,就像打完疫苗之後我就會變得更強大。”

下午活動臨近尾聲,小朋友們現場表演今天現學的閩南語歌曲《做人扣釦子,做事釘釘子》送給他們的父母,隨後拎著滿滿的博餅“戰利品”乘興而歸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erovkrg 的頭像
    aerovkrg

    aerovkrghuouohevoe的部落格

    aerovk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