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台灣地區縣市選舉即將進入倒數一年,各路人馬紛紛開始動作。台北市長柯文哲屬意由副市長黃珊珊接班,但因黃珊珊的黨籍仍屬親民黨,傳出有民眾黨基層不滿,對她“不入黨”頗有微詞。對此,黃珊珊29日回應,自己每天都在工作,政黨的問題從來沒有在考慮內。
2022年台灣地區縣市選舉即將進入倒數一年,各路人馬紛紛開始動作。台北市長柯文哲屬意由副市長黃珊珊接班,但因黃珊珊的黨籍仍屬親民黨,傳出有民眾黨基層不滿,對她“不入黨”頗有微詞。對此,黃珊珊29日回應,自己每天都在工作,政黨的問題從來沒有在考慮內。
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上任後,宣示恢復“駐美代表處”,日前派國民黨國際部副主任黃裕鈞赴美籌備。據台媒報導,國際部主任黃介正昨(28)日表示,國民黨“駐美代表處”人員、資金和辦公室都已到位,朱立倫也規劃農曆春節後訪問美國。而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在今日上午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,也針對此事作出了回應。
“大新竹”合併升格引發熱議,新竹市長林智堅日前宣布不參選2022新竹縣市合併升格後的首任市長,並三度邀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公開辯論。朱立倫今(29)日受訪時表示,沒有人在乎林智堅要不要選“大新竹”,歡迎蔡英文跟包含他內的“在野黨”一起深入討論台灣土地的整體規劃、財政收支劃分,“至於其他個人我們並不在意”。不過,國民黨“立委”鄭正鈐今天召開記者會,邀請林智堅公開辯論,並呼籲林智堅不要迴避,共同針對問題理性討論。
朱立倫今天出席活動時被問到是否接下林智堅辯論戰帖,他表示國民黨在乎的是整體台灣完整的國土規劃,要升格“直轄市”或繼承“直轄市”的財政收支劃分,以及“竹竹苗”整體願景與長期發展,不會因一人一黨之私。
在美日等域外勢力的炒作下,台灣問題已然成為了國際社會上長期居高不下的熱點。那麼,兩岸關係和台海局勢的發展在短期內將呈現一個怎樣的趨勢呢?
日前,在《環球時報》2022年會上,前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、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發表了自己的預判。從美國邀請台當局參加所謂的“全球民主峰會”到美台勾連大搞“議會外交”,再到拜登政府在2022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內容中夾帶私貨,妄圖邀請台灣地區參加“環太平洋聯合軍演”,王在希認為,美國目前摒棄對台“戰略模糊”策略的步伐邁得越來越大,並且逐漸走向了“戰略清晰”。同時,美國人口中的“一中政策”也越來越趨向空心化。
毫無疑問,美台勾連的力度越大,民進黨當局距離熄火的那天也就越近。只是在台當局熱衷於充當美國製衡中國大陸的棋子之時,台媒在報導中卻意外地保持了三分清醒與理智。
此前,美國“2022財年國防授權法案”在眾議院與參議院均以壓倒性的票數通過。據外媒報導稱,美國總統拜登已於當地時間12月27日正式簽署了該項法案。值得關注的是,該法案中包含了大量鼓動美國對華強硬的政治立場。據路透社消息披露,美國“2022財年國防授權法案”預算總額達到了7780億美元,比上年度增加了5%。而其中有71億美元,美國計劃將用於強化其在印太地區的威懾力,而且撥下來的資金遠高於當初拜登政府所要求的額度。
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(RCEP)於2022年1月1日正式上路,台灣地區被排除在外,引起各界擔憂。國民黨“立委”賴士葆表示,台灣地區未能加入RCEP,讓傳統製造業面臨外移壓力,呼籲民進黨當局應積極思索如何協助傳統製造業度過難關。民眾黨“立委”張其祿則提醒,台灣地區被RCEP排除,是民進黨當局單邊押寶CPTPP(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)的結果,呼籲民進黨當局儘速設法加入CPTPP,否則形成“兩頭空”,對台灣非常不利。